作为武汉的主轴。在1999年做总规时我们进行了思考,得出结论,长江就是天然的城市轴线。这一规划思想源于对武汉的深刻理解,武汉作为江城,两江四岸是发展最好的地方,长江理应成为轴线。 这一思想在城市实际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。从长江上游的沌口地区、金口地区,到长江下游的白浒山、花山地区以及阳逻港、双柳地区,实际上都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热土。 张林称,在规划轴线过程中大家的思想也曾有过碰撞,毕竟沿江道路还承载重要的交通功能。曾经有一位清华大学教授提出沿江高架的想法,我们经过仔细斟酌后没有采纳。因为武汉沿江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建设建筑,担心会破坏沿江景观。 在2017年长江主轴概念上升为全市共识时,主轴的交通轴功能又被摆在了台前。黄焕介绍,长江顺流而下,汉口、汉阳为左岸,武昌为右岸,两岸交通最重要的就是实现贯、畅、连。贯就是打通断头路;畅,突破瓶颈路段,实现双向六车道;连,垂直路和平行路连通,建立复合交通走廊。 “在规划过程中,交通轴如何兼顾车行和人行曾发生过不少观念的碰撞。”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负责人黄焕谈道,规划团队参考了很多世界级大都市的交通规划,发现都不适合长江主轴交通轴的规划。比如波士顿的BigDig(大挖掘)形式,大开挖、深挖,耗资耗时成效慢;又比如像上海那样的高架桥,会破坏历史街区的风貌。最终经过多次讨论,决定采用提升车行交通、构建观光绿岛、优化街道景观、贯通垂江廊道等措施,打造车行、慢行、观景多功能一体的交通示范段。 最终,长江主轴按照交通轴、经济轴、文化轴、生态轴和景观轴这五轴为一体的目标进行规划。除交通轴外,沿江而立的六大功能区,是集中展示城市经济活力和壮美天际线的经济轴;知音文化、三国文化、工业文化、红色文化交相辉映,构建了文化轴;600公顷的江滩公园,是世界上最大的与中心城区融合的带状滨水生态公园,展现了生态轴和景观轴。五轴交相辉映,编织成独一无二的武汉长江主轴。 水运复兴,再创国际性航运中心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