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新帖

[其它信息] 当好居民“健康守门人” 汉阳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

[复制链接]
发表在  2020-11-2 17:29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 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11月2日,《湖北日报》刊发《当好居民“健康守门人” 汉阳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》一文,特别报道了汉阳区推行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,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好医院。详情请看

发表于 2020-11-2 17:29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
微信图片_20201102172921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0-11-2 17:30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
基层医疗卫生机构,是辖区居民的“健康守门人”。


建设医联体、打造数字化门诊、特色科室,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制度……今年以来,在武汉市作风巡查第四组指导下,汉阳区推行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,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好医院。


打造医联体
大医院资源下沉社区

2008年,汉阳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划归武汉市第五医院直管,开启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时代。


今年10月26日上午,汉阳居民吴女士腰部疼痛,来到鹦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放射科技师秦璇为其拍片检查,并将结果传回市五医院,由该院医生出具诊断报告。


“我们中心是医联体成员之一。”该中心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周姝介绍,组建医联体后,市五医院常年下派专家坐诊,并开展远程会诊、双向转诊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。


71岁的韩婆婆患有糖尿病,血糖一直控制不好。8月13日,她来到离家不远的鹦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通过远程会诊,与五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王亚萍视频交流,确定了治疗方案。


“截至今年9月,共远程会诊15例、双向转诊133例。”周姝说,社区医生首诊后,对需进一步检查和诊疗的患者,可直接开单上转,患者到市五医院后走绿色通道,不用再挂号、预约和排队。同时,市五医院将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及时下转社区,减轻患者经济负担。


汉阳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医联体内建立了处方流动、药品共享配送机制,由市五医院统一采购、集中配送药物,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零差率销售。


数字门诊+特色科室

基层社区医院也有大作为

10月26日,走进五里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儿科、妇科、口腔科、中医科、公共卫生科、药房、输液室、康复训练室一应俱全。


电子签名、自动叫号、系统定时留观……居民王女士带着1岁多的宝宝前来接种疫苗,全流程体验了一次数字化门诊。


负责人李婷介绍,目前该中心正在创建区级五星级规范预防接种门诊,数字化系统已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,后期还将引入机器人导诊等多项智慧化服务。


既打“数字牌”,又打“特色牌”。


2018年,该中心成功申报武汉市儿科特色科室,长年聘请武汉市儿童医院、第五医院、第四医院专家坐诊,许多居民家庭不再跨江去给孩子看病。“高峰时期,一天接诊的百余名患者中,有七成是来看儿科的。”李婷说。


该中心还连续3年投入156万元采购数十种诊疗设备,倾斜配备10名医护人员,打造妇女保健科特色科室。“我朋友说这家社区医院收费低、不排队,妇科治疗效果也好,所以专程过来的。”37岁汉阳居民陈女士说。


据悉,该区琴断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也已申报特色科室,晴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特色科室将于今年申报。


家庭医生上门服务

老熟人更贴心

68岁的华婆婆家住锦绣长江社区,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。10月26日,她来到鹦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签约家庭医生,并获得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包。往后,华婆婆不仅可享受检查优惠,挂号费、门诊输液费全免,家庭医生还将每季度上门为其免费测量血压和血糖。


“今年来我们这里免费体检的1900余名65岁以上的老人,93%都签约了家庭医生。”周姝介绍,鹦鹉街下辖8个社区,共有居民6.4万余名,其中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、孕产妇是家庭医生重点服务人群。


10月22日上午,五合里社区花前树下小区,40余名老人一边晒太阳,一边向家庭医生们咨询。“这些医生都是我们的老熟人了。”张婆婆说,“疫情期间,每天上下楼无数趟,逐一上门为老人检测核酸的就是他们!”


汉阳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汉阳区将推进家庭医生“互联网+签约服务”,开展网上签约、健康咨询、预约转诊、健康随访等服务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