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1988年12月10日,21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,图为庆祝大会会场。 葛洲坝水利枢纽凝聚着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它是我国在长江干流上自主设计、施工、制造安装、运行管理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,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。它攻克了长江上建坝,泥沙、航运、截流、大型机电设备制造、水电工程生态保护等20世纪70年代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上的一系列技术难题,极大推动了水电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水电科技进步,开启了中国水电事业走向辉煌的大门。
葛洲坝水利枢纽是我国水电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它记录了国家水电事业的发展轨迹,见证了我国水电从弱到强、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进程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、科技价值、***价值和艺术价值。2020年12月24日,葛洲坝水利枢纽入选工信部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。
感悟今昔巨变
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。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水患,具有发电、改善峡江航道等功能,可发挥巨大的经济和***效益。同时,它提高了我国水电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,培养和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水电建设队伍,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截至 2020年12月31日,葛洲坝电站连续安全生产40年,累计发电超5860亿千瓦时,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.8亿吨,减少二氧化碳4.9亿吨;大坝安全下泄长江干流45000立方米/秒以上的洪水超过60多次。40 余年来,葛洲坝水利枢纽运行良好,充分发挥了防洪、发电、航运、生态环保等巨大综合效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