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优化全市医疗设施空间布局,新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。 重点填补南湖、杨春湖、古田、汉口北、双柳、庙山、常福等医疗服务资源空白,加快推进市一医院盘龙医院、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、市第三医院未来城院区等19家综合医院建设,统筹推进光谷中心城儿童医院、经开汉南儿童医院、塔子湖、武泰闸等12家专科医院建设,新建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门诊、住院综合楼,汉南中医院。 (4)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网络。 按照标准化要求,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及设备配置。按照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标准,在每个区重点打造2-5个标杆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,要求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,实际开放床位不低于50张。落实防疫分区和分级诊疗制度,推行家庭医生首诊、基层医疗卫生设施-区级医院-市级医院-省部级医院逐级转诊要求,完善双向转诊程序,科学引导群众合理就医。提升全市疾控工作能力,加强市级疾控中心一锤定音检验能力。新建光谷公共卫生服务中心、临空港经开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、青山区疾控妇幼公共卫生大楼等9个区疾控中心,预留蔡甸区疾控、江夏区疾控等建设用地。提升或新建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及3个功能区的急救分中心,并建设指挥调度平台;保障中心城区二级以上医院急救站达70个、新城区乡镇卫生院急救站达40个;优化全市采供血机构三镇布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