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规划许可证、施工许可证……之前另一个厂办这些证,跑断了腿,几个月都没办下来。现在这么快拿证开工,实在太方便了。”指着规划设计图,武汉凌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德广告诉长江日报记者,将在此建设一个外装幕墙和门窗加工的生产车间。
什么是“标准地”?蔡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“标准地”是在完成区域综合评价后,明确投资强度、亩均税收、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出让的建设用地。用地企业的建设需满足这些指标,并量力而行,并严格按“标准”创造效益,保证土地不被乱用。
过去,企业取得一块建设用地后,再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和相关报批工作。审批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,对不符合规定的,通常要做出补正修改等要求。“来来回回,通常需要几个月才能办结。”
该宗“标准地”实行带规划方案挂牌出让,企业拿地缴清费用、作出承诺后,便能领取相关许可证,实现了“拿地即开工”。“早一天开工,就能快一步生产,增加企业收益。”
日前,蔡甸区出台《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出让工作实施方案》,并按“告知承诺制”的要求,实行“一对一”全程帮代办,提前介入,主动服务,全力打造工业投资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新路径。
据了解,明年该区将全面推进“标准地”出让工作,实现全区所有工业用地按照“标准地”模式供应。(长江日报记者雷衎 通讯员陈浩 梁程军)
|